向蔡康永學說話
內容推薦
這是一本絕對實用的書,一部滲透玄機的口才指導書。
說話有講究:只有將話說的悅耳,讓人聽著舒服、滿意,才能說服別人,達到自己的目的。
說話絕對不僅是刷嘴皮子,而是深藏為人處事的真功夫。
懂得說話的人,能在山重水復中,柳暗花明,能在進退兩難時,左右逢源。
口才流利不是會說話的標準,即使口拙的人,只要關心別人,就會變成很棒的說話者。
說話是很重要的學問,你說什么樣的話,你就是什么樣的人。
如果永遠只看合乎你想法的書,你永遠只會知道你已經知道的事。
目錄
第一篇 口吐蓮花,新鮮動人
說話要及時,謹慎為上策
寓理于事,不言自明
說話留點余地,讓大家都有臺階下
站在別人的角度去交談
批評有界限,見好就要收
直話曲著說,給人留余地
學會讓對方開心地拒絕
學會在道歉中含有贊美之詞
在互動的氛圍中與人交談
天天說話不等于會說話
做不成的事情可以說成
為什么語言總要花樣翻新
如何讓語言充滿魅力
打開話匣子的鑰匙
在線試讀部分章節
第一篇 口吐蓮花,新鮮動人
說話要及時,謹慎為上策
子禽問曰:“多言有益乎?”墨子曰:“蛤蟆、蛙、蠅,日夜恒鳴,口干舌擗,然而不聽。今觀晨雞,時夜而鳴,天下振動。多言何益?唯其言之時也。”
這段話說明了一個道理:言不在多,時機要緊。說話要用腦子,做事慎言,話多無益,嘴只是一個揚聲器而已,平時一定要給嘴巴拴一個把門,否則,會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。因此,時機對一個想讓自己變得優秀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;但何時才是這“決定性的瞬間”,怎樣才能判明并及時抓住時機,并沒有一定的規則,主要根據談話時的具體情況而定,比如說對方的心情,當時的環境等一系列的因素。
一個懂得說話藝術的人,應該能夠很快地說出別人感興趣的話題,并且能夠說得恰到好處。這才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才能。這種具有優越時機感的人,在遭遇不測時也能轉危為安,起死回生。
戰國時,楚王的寵臣安陵君能說善道,很受楚王器重。但他并不遇事張口就說,而是很講究說話的時機。他有一位朋友名叫江乙,對他說:“您沒有一寸土地,又沒有至親骨肉,然而身居高位,享受優厚的俸祿,國人見了您,無不整衣跪拜,無不接受您的號令,為您效勞,這是為什么呢?”
安陵君說:“這是大王太抬舉我了。不然哪能這樣!”
江乙便不無憂慮地指出:“用錢財相交的人,錢財一旦用盡,交情也就斷了,靠美色相交的人,色衰則情移。因此,狐媚的女子不等臥席磨破,就遭遺棄;得寵的臣子不等車子坐壞,已被驅逐。如今您掌握楚國大權,卻沒有辦法和大王深交,我暗自替您著急,覺得您的處境太危險了。”
安陵君一聽,恍然大悟,畢恭畢敬地拜問江乙:“既然這樣,請先生指點迷津。”
江乙說:“希望您一定要找個機會對大王說‘愿隨大王一起死,以身為大王殉葬’。如果您這樣說了,必能長久地保住權位。”
安陵君說:“謹依先生之言。”
但是,過了很長時間,安陵君依然沒有對楚王提起這話。江乙又去見安陵君,說:“我對您說的那些話,您為何至今不對楚王說?既然您不用我的計謀,我就再不管了。”
安陵君急忙回答:“我怎敢忘卻先生的教誨,只是一時還沒有合適的機會。”
又過一段時間,機會終于來了。此時楚王到云夢澤打獵,一箭射死一頭狂怒奔來的野牛。百官和護衛歡聲雷動,齊聲稱贊。楚王也高興仰天大笑,說:“痛快啊!今天的游獵,待寡人萬歲千秋之后,你們誰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樂呢?”
些時,安陵君抓住機會,淚流滿面地走上前來,說:“臣進宮就與大王同共一席,出宮與大王同乘一車,如果大萬歲千秋之后,我愿隨大王奔赴黃泉,變做蘆草為大王阻擋螻蟻,那便是臣最大的榮幸。”
楚王聞言大受感動,隨即正式設壇封他為安陵君。對他更加寵信了。
這件事說明,把握說話時機非常重要,這個過程需要充分的耐心,也需要積極進行準備,等待條件成熟,但絕不是坐視不動。一旦時機成熟,便是自己出動之時。
寓理于事,不言自明
在人際交往中,我們常會遇到一些不想回答而對方又發問的問題,這時不妨采用寓理于事的方法,即針對提問講一個事例,讓對方認同其中包含的道理,然后將此道理應用于對方的提問,使答案不言自明。
大家都知道,羅斯福四次連任美國總統,在他連任當天,許多記者都搶著采訪他,請他談談連任四次的感想。有位年輕記者有幸得到羅斯福的接待。這個年輕人受寵若驚。然而羅斯福并沒有正面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,而是先請他吃一塊蛋糕。
記者十分高興,他很快便把蛋糕吃下去了。接著,總統又一連請他吃了兩塊蛋糕。這位年輕記者其實肚子已經飽了,然而盛情難卻,他還是勉強吃了下去。
當記者正在抹嘴之際,羅斯??偨y又笑吟吟的對他說:“請再吃一塊吧!”那記者實在是吃不下去了,只好向總統表明。
這時,羅斯??偨y笑著對他說:“這下不需要我再談第四次連任的感想了吧?剛才你一定有很多切身的體會。”
羅斯福的聰明就在于此,他并沒有直接告訴記者自己的感受,而是讓記者借連吃四塊蛋糕的感受而體會自己連任四次總統的感想,真可謂高明之極。
還有另外一種情況,當你要向某人提建議,而這個建議直白地說出來,很抽象、難理解,或者會使對方不高興,特別是對上級提建議。如果寓理于事,對方就容易接受你的建議了。讓我們看看“鄒忌諷齊王納諫”的故事。
鄒忌身高八尺多,體形容貌美麗。有一天早上,他穿好衣服,戴上帽子,照著鏡子,對他的妻子說:“我跟城北的徐公誰漂亮?”他的妻子說:“您漂亮極了,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呀!”原來城北的徐公,是齊國的美男子。鄒忌自己信不過,就又問他的妾說:“我跟徐公誰漂亮?”妾說:“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!”第二天,有位客人從外邊來,鄒忌跟他坐著聊天,問他道:“我和徐公誰漂亮?”客人說:“徐公不如您漂亮啊。”又過了一天,徐公來了,鄒忌仔細地看他,自己認為不如他漂亮;再照著鏡子看自己,更覺得相差太遠。晚上躺在床上反復考慮這件事,終于明白了:“我的妻子贊美我,是因為偏愛我;妾贊美我,是因為害怕我;客人贊美我,是想要向我求點什么。”
于是,鄒忌上朝廷去見威王,說:“我確實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??墒?,我的妻子偏愛我,我的妾怕我,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,都說我比徐公漂亮。如今齊國的國土方圓一千多里,城池有一百二十座,王后、王妃和左右的侍從沒有不偏愛大王的,朝廷上的臣子沒有不害怕大王的,全國的人沒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。由此看來,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厲害。”
威王說:“好!”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:“各級大小官員和老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,得頭等獎賞;書面規勸我的,得二等獎賞;能夠在公共場所評論我的過錯讓我聽到的,得三等獎賞。”
“寓理于事,不言自明”,是一種很高明的人際應對技巧。但在運用時一定要注意:所講之事必須通俗明白,易為對方理解和接受。若是生拉硬扯,牽強附會,那只會弄巧成拙。
說話留點余地,讓大家都有臺階下
在和別人交往時,如果遇到不宜直說,但又不得不說的情況時,采用順水推舟的說話技巧不失為一種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。所謂順水推舟,就是借助別人先造成的“勢”,然后就此一“推”,便順順當當地將問題解決了。
武則天當政時,天下禁屠。御史婁師德出現陜州,一次吃飯時,廚人端上了肉。婁師德便問:已經禁屠了,哪來的羊肉?廚人回道:“狼咬死羊。”看來婁大人口福不淺,知道他大駕光臨,便有狼咬死羊,足見廚師訓練有素,其主人教導有方。你看,禁也沒有破,肉也有得吃,這“水”是夠“順”的了。不消說,只需輕輕一推,自然會“輕舟已過萬重山”。過一會兒又端上魚丸子,婁問何來魚?許是事先培訓不到家,廚人回曰:“狼咬傷魚”,師德叱道:“智短漢,何不說獺咬傷魚?”其實他也心知肚明,只是不愿說破罷了。
從這個故事不難看出順水推舟的道理,婁師德給了廚師一個順水人情,既使廚師下得來臺,又使氣氛不至于尷尬。他接著別人造的“水勢”,順手推了一葉帆船,倒也順風順水。岸上的人也必定心情愉悅。所謂“識時務者為俊杰”。因此,要學會見機行事。
有時運用順水推舟的說話方式,可以讓我們保全別人的面子,又讓為自己減少不必要的損失。
話說,有位外賓來中國餐館吃飯,看到景泰藍的筷子,十分喜歡,就偷偷地放到上衣口袋里。
誰知,這一幕被一旁的服務小姐看到了,但她沒有當場給外賓難堪,而是不露聲色地迎上前去,雙手捧著一只裝有景泰藍女筷的綢面小匣說:“先生,我發現您在用餐時,對我國景泰藍女筷頗有點愛不釋手之意。非常感謝您對這種精細工藝品的賞識。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,經經理同意,我們把這雙圖案最精美的景泰藍女筷贈送給您,并按最優惠價格,記在您的賬上,您看好嗎?”
這位外賓自然明白這些話的弦外音。在表示謝意之后,他借口多喝了兩杯,誤將女筷插入衣袋,從而,借此下了臺階。
中國的景泰藍工藝,堪稱世界一絕。這位外賓愛不釋手,并想渾水摸魚,據為己有,也情有可原。但如果聽之任之則國家不僅要受損,而且引起連鎖反應式的嚴重后果。因此,制止是必須的,但不能直言不諱地指責,那樣會置對方于難堪的境地,嚴重的話可能造成國際上的不良影響。服務小姐順水推舟的手法既保住了客人的面子,又避免國家遭受不必要的損失。
把握好說話曲直的分寸,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境況時,你也不妨采用一下順水推舟的說話技巧。這樣會讓你在為人處世中如魚得水,讓你成為一個掌控局面的高手,不光如此,你還可以借機撈得不少好人緣呢!畢竟,誰都喜歡跟說話委婉、處事聰明的人交朋友呢。
站在別人的角度去交談
如果你想讓別人有興趣和你交談下去,一個屢試不爽的技巧就是:談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。因為每個人潛意識里都在尋找一種“自我重要感”,當你和對方溝通的時候,談論他感興趣的事,他會有一種被認同的感覺,從而對你產生好感。
艾德華?海瑞曼退伍后,康伯蘭谷地區的富豪范克豪斯,從一文不名到大富大貴的過程,引起了他的興趣。他很想到范克豪斯的公司里去上班,但是,范克豪斯是出了名的討厭那些找工作的人。海瑞曼經過了解,發現范克豪斯最大的興趣就是權利和金錢。他有一位很精明嚴肅的秘書。海瑞曼研究了那位秘書的興趣和目標后,就直接去拜訪她。當海瑞曼告訴那位秘書,他有個建議要給范克豪斯,這個建議可能使范克豪斯在經濟和政治上一舉兩得時,秘書感到有興趣了。海瑞曼又對她說,她在范克豪斯的成功中,扮演著極具建設性的角色。
那次談話之后秘書安排了海瑞曼去見范克豪斯先生。當海瑞曼一走進范克豪斯那大得嚇人的辦公室,就決定不要直說打算找工作了。范克豪斯坐在一張雕刻的大桌子后面,對海瑞曼吼道:“什么事啊,年輕人?”海瑞曼回答說:“范克豪斯先生,我相信我能為你賺更多的錢。”范克豪斯馬上站了起來,請海瑞曼到一張大沙發上坐下。海瑞曼一一地說出他的構想和自己的條件資歷,來描繪這些建議,而且說明這些對范克豪斯事業和個人的成功會有多大的貢獻。經過對海瑞曼的了解,范克豪斯雇用了他。
讓一個目空一切,特別討厭那些找工作的人的大老板,能夠坐下來和一個一名不文的年輕人交談,進而雇用了他。海瑞曼一開口就談到了范克豪斯最感興趣的話題,起了決定性的作用。
羅斯??偨y每次接見來訪者,他都會在接見之前抽出時間了解這個客人所特別感興趣的東西,找到令對方感興趣的話題,防止自己在談話時處于劣勢。
有人也許會覺得,作為總統,何必費那么大的力氣去了解別人的喜好,讓別人有興趣和自己交談。其實,談別人感興趣的話題,不僅僅是能讓別人有興趣和自己交談,而且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,更能增加自己的個人的魅力。
凡是拜訪過羅斯福的人,都敬佩與他的知識淵博。“無論是一個牧童,獵騎者,紐約政客,還是一位外交家,羅斯福都知道同他談些什么。”勃萊特福寫道。
一次,哈佛大學一位學生到校長室申請一筆學生貸款,被批準了,該生萬分感激地向哈佛大學校長伊里特博士道謝。正要退出時,伊里特請該生再坐一會兒,和他攀談了起來:“你在自己的房間里親手做飯吃,是嗎?我上大學時也做過。我做過牛肉猩子頭,你做過沒有?要是煮得很爛,這可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呢!你吃的東西必須有足夠的分量。”最后他又詳細地告訴學生怎樣挑選牛肉,怎樣用文火燜煮,怎樣切碎。
了不起的哈佛大學校長,這樣的人誰能不喜歡,誰能不為他的魅力所折服?
要想做一個讓別人喜歡的、有魅力的人,那就記住,多談論別人感興趣的話題。
批評有界限,見好就要收
批評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,小時候調皮被家長批評過,上學的時候學習不認真被老師批評,工作了出現問題被領導批評過……毋庸置疑,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被批評。其實批評是一種負面的激勵,它的目的在于使人奮發向上,養成良好行為習慣。但是不管是何種形式的批評,都必須掌握一個恰當的標準見好就收;否則,批評的作用會適得其反。
某連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。炎夏訓練休息時,戰士小陳到伙房里拿了一根黃瓜解渴。結果,晚上連里點名時干部批評他吃黃瓜是嚴重的自私自利,多吃多占,是個人主義思想膨脹,并要他在會上檢討。小陳雖然很難接受這樣的批評,但還是認了錯,作了深刻的檢討。事后,連里無論批評誰,都總把他作為反面例子講一遍。小陳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,從此,他整天悶悶不樂,工作無精打采,由一個原來較先進的戰士變成了后進戰士。這個連隊少了一根黃瓜,多了一個后進戰士。這就是小題大做,無限上綱,結果適得其反,事與愿違。
心理學研究表明,一種批評如果反復進行,就會失去批評的作用。有的人在批評他人時,以為自己占了理,就得理不饒人,批評個沒完沒了。其實這是最不高明的批評方法。聰明的人在批評人時,總是“見好就收”,適可而止。注意:批評別人時,每次只提及一點或兩點,切勿“萬箭齊發”,讓人難以招架。批評的問題太多會使對方難堪。批評的話也是點到為止,一經點明,對方已經聽明白,并表示考慮或有誠意接受,就不必再說下去了。如果只圖“嘴巴快活”,批評個沒完沒了,反而達不到目的。
一般來說,批評應該掌握好批評的度,適可而止,沒有必要把對方置于死地,因為我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治病救人,是為了幫助別人。一個人犯了錯誤,對這個錯誤的某一點只需提醒一下就行了。再提第二次是沒有必要的,提第三次就變得“婆婆媽媽”了。
平時我們說話辦事要掌握分寸,注意界限等,就是強調要把握事物的“度”。就如醫生為病人開藥一樣,劑量不夠,則療效甚微,甚至沒有療效;劑量過大,則可能致人不測,甚至死亡。批評也是一樣,不痛不癢,無濟于事;批評過頭,苛責于人,也會適得其反。因此,只有準確掌握批評的“度”,才能更好地發揮批評的作用。
卡耐基指出:適度是一個哲學范疇,它是指一個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。為人處世,都要有個“度”,否定和批評也是如此。實際生活中,人們習慣于稱度為“分寸”,也就是說,為人處世要適當、適度,要講究分寸,過與不及都是應當避免的。
那么,怎樣理解否定和批評的“度”的問題呢?根據卡耐基理論,按照“度”的一般規定,可做出下述分析。
1?質的把握
一般說來,批評和否定,大都要本著“團結——批評——團結”的原則進行,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,就有一個質的差別問題。
2?量的限制
同是犯錯誤,輕、重可能不同,批評的語言也應隨機應變。倘若等量齊觀,“一視同仁”,各打四十大板,就會引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。該輕則輕,不能揪著辮子不放;該重則重,切莫姑息遷就。此外,男女性別不同、心理有異,因而在批評異性時,還要作適當考慮,做到有理、有節。
直話曲著說,給人留余地
說話是門藝術,懂得說話藝術的人都知道,輕話不可重說,直話要曲說。如果一定要說清,也不必說絕,多給對方留余地,學會“事緩則圓”,“曲則全”的智慧。養成直話曲說的語言習慣,能更輕松和諧地與人溝通合作。
哈恰圖良是蘇聯著名作曲家,而羅斯特是與他同時代的著名大提琴家,有一次,羅斯特請哈恰圖良為自己寫了一部狂想協奏曲。但是,當羅斯特拿到這部狂想協奏曲之后,卻覺得有幾處不合自己的感覺,想讓哈恰圖良修改一下。而羅斯特又深深了解哈恰圖良極其自負,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。怎樣才能使哈恰圖良改動他的曲子呢?羅斯特想了很久,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。他找到哈恰圖良,非常高興、欽佩地對他說:“阿拉姆?伊里奇,您完成了一部極為杰出的了不起的作品,一部金碧輝煌的杰作。但有些地方是銀色的,還得鍍上金。”哈恰圖良聽了羅斯特的奉承恭維,非常滿意,高興之余,按照羅斯特的意思,修改了自己的狂想協奏曲。就這樣,羅斯特懂得把想說的話,在腦子里轉個彎,一樣成功地達到了目的,而且還讓人家欣然接受。
在某些特定的場合,如果把話說得太直、太透,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滿,或者對自己產生不利的影響,但意思又不能不表達。所以說話轉個彎兒,在表達了自己的意見的同時,也為自己留了條后路。
一次,英國首相丘吉爾和夫人克萊門蒂娜一同出席某要人舉行的宴會。席間,一位著名的外國外交官將一只自己很喜歡的小銀盤偷偷塞入懷里,但他這個小小的舉動被細心的女主人發現了。她很著急,因為那只小銀盤是她心愛的一套古董中的一部分,對她來說很重要。怎么辦?女主人靈機一動,想到求助于丘吉爾夫人把銀盤“奪”回來,于是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克萊門蒂娜。丘吉爾夫人略加思索,向丈夫耳語一番。只見丘吉爾微笑著點點頭,隨即用餐巾作掩護,也“竊取”了一只同樣的小銀盤,然后走近那位外交官,很神秘地掏出口袋里的小銀盤說:“我也拿了一只同樣的小銀盤,不過我們的衣服已經被弄臟了,所以應該把它放回去。”外交官對此語表示完全贊同,兩人將盤子放回桌上,于是小銀盤物歸原主。
丘吉爾的委婉表達,既使主人沒有失去心愛的盤子,又照顧了外交官的面子,可謂一舉兩得。因此,將要表達之意寓于其他話語中,而不能做所謂的“直腸子”,如果有一說一,有二說二,快人快語,結果事情會搞砸的。
當一個人的尊嚴受到威脅的時候,他很難跟你合作。所以在與人交談時,不可語言過直,因為過直的話語會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,會給溝通的雙方帶來一定的隔閡。“有話直說”,有時候可能會讓人很丟面子的。不管是上對下、或是下對上,說話的時候,稍微地迂回曲折,讓聽的人有思考、斟酌的時間,反而能夠達到“事緩則圓”的雙贏結局。
這是一本絕對實用的書,一部滲透玄機的口才指導書。
說話有講究:只有將話說的悅耳,讓人聽著舒服、滿意,才能說服別人,達到自己的目的。
說話絕對不僅是刷嘴皮子,而是深藏為人處事的真功夫。
懂得說話的人,能在山重水復中,柳暗花明,能在進退兩難時,左右逢源。
口才流利不是會說話的標準,即使口拙的人,只要關心別人,就會變成很棒的說話者。
說話是很重要的學問,你說什么樣的話,你就是什么樣的人。
如果永遠只看合乎你想法的書,你永遠只會知道你已經知道的事。
目錄
第一篇 口吐蓮花,新鮮動人
說話要及時,謹慎為上策
寓理于事,不言自明
說話留點余地,讓大家都有臺階下
站在別人的角度去交談
批評有界限,見好就要收
直話曲著說,給人留余地
學會讓對方開心地拒絕
學會在道歉中含有贊美之詞
在互動的氛圍中與人交談
天天說話不等于會說話
做不成的事情可以說成
為什么語言總要花樣翻新
如何讓語言充滿魅力
打開話匣子的鑰匙
在線試讀部分章節
第一篇 口吐蓮花,新鮮動人
說話要及時,謹慎為上策
子禽問曰:“多言有益乎?”墨子曰:“蛤蟆、蛙、蠅,日夜恒鳴,口干舌擗,然而不聽。今觀晨雞,時夜而鳴,天下振動。多言何益?唯其言之時也。”
這段話說明了一個道理:言不在多,時機要緊。說話要用腦子,做事慎言,話多無益,嘴只是一個揚聲器而已,平時一定要給嘴巴拴一個把門,否則,會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。因此,時機對一個想讓自己變得優秀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;但何時才是這“決定性的瞬間”,怎樣才能判明并及時抓住時機,并沒有一定的規則,主要根據談話時的具體情況而定,比如說對方的心情,當時的環境等一系列的因素。
一個懂得說話藝術的人,應該能夠很快地說出別人感興趣的話題,并且能夠說得恰到好處。這才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才能。這種具有優越時機感的人,在遭遇不測時也能轉危為安,起死回生。
戰國時,楚王的寵臣安陵君能說善道,很受楚王器重。但他并不遇事張口就說,而是很講究說話的時機。他有一位朋友名叫江乙,對他說:“您沒有一寸土地,又沒有至親骨肉,然而身居高位,享受優厚的俸祿,國人見了您,無不整衣跪拜,無不接受您的號令,為您效勞,這是為什么呢?”
安陵君說:“這是大王太抬舉我了。不然哪能這樣!”
江乙便不無憂慮地指出:“用錢財相交的人,錢財一旦用盡,交情也就斷了,靠美色相交的人,色衰則情移。因此,狐媚的女子不等臥席磨破,就遭遺棄;得寵的臣子不等車子坐壞,已被驅逐。如今您掌握楚國大權,卻沒有辦法和大王深交,我暗自替您著急,覺得您的處境太危險了。”
安陵君一聽,恍然大悟,畢恭畢敬地拜問江乙:“既然這樣,請先生指點迷津。”
江乙說:“希望您一定要找個機會對大王說‘愿隨大王一起死,以身為大王殉葬’。如果您這樣說了,必能長久地保住權位。”
安陵君說:“謹依先生之言。”
但是,過了很長時間,安陵君依然沒有對楚王提起這話。江乙又去見安陵君,說:“我對您說的那些話,您為何至今不對楚王說?既然您不用我的計謀,我就再不管了。”
安陵君急忙回答:“我怎敢忘卻先生的教誨,只是一時還沒有合適的機會。”
又過一段時間,機會終于來了。此時楚王到云夢澤打獵,一箭射死一頭狂怒奔來的野牛。百官和護衛歡聲雷動,齊聲稱贊。楚王也高興仰天大笑,說:“痛快啊!今天的游獵,待寡人萬歲千秋之后,你們誰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樂呢?”
些時,安陵君抓住機會,淚流滿面地走上前來,說:“臣進宮就與大王同共一席,出宮與大王同乘一車,如果大萬歲千秋之后,我愿隨大王奔赴黃泉,變做蘆草為大王阻擋螻蟻,那便是臣最大的榮幸。”
楚王聞言大受感動,隨即正式設壇封他為安陵君。對他更加寵信了。
這件事說明,把握說話時機非常重要,這個過程需要充分的耐心,也需要積極進行準備,等待條件成熟,但絕不是坐視不動。一旦時機成熟,便是自己出動之時。
寓理于事,不言自明
在人際交往中,我們常會遇到一些不想回答而對方又發問的問題,這時不妨采用寓理于事的方法,即針對提問講一個事例,讓對方認同其中包含的道理,然后將此道理應用于對方的提問,使答案不言自明。
大家都知道,羅斯福四次連任美國總統,在他連任當天,許多記者都搶著采訪他,請他談談連任四次的感想。有位年輕記者有幸得到羅斯福的接待。這個年輕人受寵若驚。然而羅斯福并沒有正面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,而是先請他吃一塊蛋糕。
記者十分高興,他很快便把蛋糕吃下去了。接著,總統又一連請他吃了兩塊蛋糕。這位年輕記者其實肚子已經飽了,然而盛情難卻,他還是勉強吃了下去。
當記者正在抹嘴之際,羅斯??偨y又笑吟吟的對他說:“請再吃一塊吧!”那記者實在是吃不下去了,只好向總統表明。
這時,羅斯??偨y笑著對他說:“這下不需要我再談第四次連任的感想了吧?剛才你一定有很多切身的體會。”
羅斯福的聰明就在于此,他并沒有直接告訴記者自己的感受,而是讓記者借連吃四塊蛋糕的感受而體會自己連任四次總統的感想,真可謂高明之極。
還有另外一種情況,當你要向某人提建議,而這個建議直白地說出來,很抽象、難理解,或者會使對方不高興,特別是對上級提建議。如果寓理于事,對方就容易接受你的建議了。讓我們看看“鄒忌諷齊王納諫”的故事。
鄒忌身高八尺多,體形容貌美麗。有一天早上,他穿好衣服,戴上帽子,照著鏡子,對他的妻子說:“我跟城北的徐公誰漂亮?”他的妻子說:“您漂亮極了,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呀!”原來城北的徐公,是齊國的美男子。鄒忌自己信不過,就又問他的妾說:“我跟徐公誰漂亮?”妾說:“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!”第二天,有位客人從外邊來,鄒忌跟他坐著聊天,問他道:“我和徐公誰漂亮?”客人說:“徐公不如您漂亮啊。”又過了一天,徐公來了,鄒忌仔細地看他,自己認為不如他漂亮;再照著鏡子看自己,更覺得相差太遠。晚上躺在床上反復考慮這件事,終于明白了:“我的妻子贊美我,是因為偏愛我;妾贊美我,是因為害怕我;客人贊美我,是想要向我求點什么。”
于是,鄒忌上朝廷去見威王,說:“我確實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??墒?,我的妻子偏愛我,我的妾怕我,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,都說我比徐公漂亮。如今齊國的國土方圓一千多里,城池有一百二十座,王后、王妃和左右的侍從沒有不偏愛大王的,朝廷上的臣子沒有不害怕大王的,全國的人沒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。由此看來,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厲害。”
威王說:“好!”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:“各級大小官員和老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,得頭等獎賞;書面規勸我的,得二等獎賞;能夠在公共場所評論我的過錯讓我聽到的,得三等獎賞。”
“寓理于事,不言自明”,是一種很高明的人際應對技巧。但在運用時一定要注意:所講之事必須通俗明白,易為對方理解和接受。若是生拉硬扯,牽強附會,那只會弄巧成拙。
說話留點余地,讓大家都有臺階下
在和別人交往時,如果遇到不宜直說,但又不得不說的情況時,采用順水推舟的說話技巧不失為一種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。所謂順水推舟,就是借助別人先造成的“勢”,然后就此一“推”,便順順當當地將問題解決了。
武則天當政時,天下禁屠。御史婁師德出現陜州,一次吃飯時,廚人端上了肉。婁師德便問:已經禁屠了,哪來的羊肉?廚人回道:“狼咬死羊。”看來婁大人口福不淺,知道他大駕光臨,便有狼咬死羊,足見廚師訓練有素,其主人教導有方。你看,禁也沒有破,肉也有得吃,這“水”是夠“順”的了。不消說,只需輕輕一推,自然會“輕舟已過萬重山”。過一會兒又端上魚丸子,婁問何來魚?許是事先培訓不到家,廚人回曰:“狼咬傷魚”,師德叱道:“智短漢,何不說獺咬傷魚?”其實他也心知肚明,只是不愿說破罷了。
從這個故事不難看出順水推舟的道理,婁師德給了廚師一個順水人情,既使廚師下得來臺,又使氣氛不至于尷尬。他接著別人造的“水勢”,順手推了一葉帆船,倒也順風順水。岸上的人也必定心情愉悅。所謂“識時務者為俊杰”。因此,要學會見機行事。
有時運用順水推舟的說話方式,可以讓我們保全別人的面子,又讓為自己減少不必要的損失。
話說,有位外賓來中國餐館吃飯,看到景泰藍的筷子,十分喜歡,就偷偷地放到上衣口袋里。
誰知,這一幕被一旁的服務小姐看到了,但她沒有當場給外賓難堪,而是不露聲色地迎上前去,雙手捧著一只裝有景泰藍女筷的綢面小匣說:“先生,我發現您在用餐時,對我國景泰藍女筷頗有點愛不釋手之意。非常感謝您對這種精細工藝品的賞識。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,經經理同意,我們把這雙圖案最精美的景泰藍女筷贈送給您,并按最優惠價格,記在您的賬上,您看好嗎?”
這位外賓自然明白這些話的弦外音。在表示謝意之后,他借口多喝了兩杯,誤將女筷插入衣袋,從而,借此下了臺階。
中國的景泰藍工藝,堪稱世界一絕。這位外賓愛不釋手,并想渾水摸魚,據為己有,也情有可原。但如果聽之任之則國家不僅要受損,而且引起連鎖反應式的嚴重后果。因此,制止是必須的,但不能直言不諱地指責,那樣會置對方于難堪的境地,嚴重的話可能造成國際上的不良影響。服務小姐順水推舟的手法既保住了客人的面子,又避免國家遭受不必要的損失。
把握好說話曲直的分寸,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境況時,你也不妨采用一下順水推舟的說話技巧。這樣會讓你在為人處世中如魚得水,讓你成為一個掌控局面的高手,不光如此,你還可以借機撈得不少好人緣呢!畢竟,誰都喜歡跟說話委婉、處事聰明的人交朋友呢。
站在別人的角度去交談
如果你想讓別人有興趣和你交談下去,一個屢試不爽的技巧就是:談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。因為每個人潛意識里都在尋找一種“自我重要感”,當你和對方溝通的時候,談論他感興趣的事,他會有一種被認同的感覺,從而對你產生好感。
艾德華?海瑞曼退伍后,康伯蘭谷地區的富豪范克豪斯,從一文不名到大富大貴的過程,引起了他的興趣。他很想到范克豪斯的公司里去上班,但是,范克豪斯是出了名的討厭那些找工作的人。海瑞曼經過了解,發現范克豪斯最大的興趣就是權利和金錢。他有一位很精明嚴肅的秘書。海瑞曼研究了那位秘書的興趣和目標后,就直接去拜訪她。當海瑞曼告訴那位秘書,他有個建議要給范克豪斯,這個建議可能使范克豪斯在經濟和政治上一舉兩得時,秘書感到有興趣了。海瑞曼又對她說,她在范克豪斯的成功中,扮演著極具建設性的角色。
那次談話之后秘書安排了海瑞曼去見范克豪斯先生。當海瑞曼一走進范克豪斯那大得嚇人的辦公室,就決定不要直說打算找工作了。范克豪斯坐在一張雕刻的大桌子后面,對海瑞曼吼道:“什么事啊,年輕人?”海瑞曼回答說:“范克豪斯先生,我相信我能為你賺更多的錢。”范克豪斯馬上站了起來,請海瑞曼到一張大沙發上坐下。海瑞曼一一地說出他的構想和自己的條件資歷,來描繪這些建議,而且說明這些對范克豪斯事業和個人的成功會有多大的貢獻。經過對海瑞曼的了解,范克豪斯雇用了他。
讓一個目空一切,特別討厭那些找工作的人的大老板,能夠坐下來和一個一名不文的年輕人交談,進而雇用了他。海瑞曼一開口就談到了范克豪斯最感興趣的話題,起了決定性的作用。
羅斯??偨y每次接見來訪者,他都會在接見之前抽出時間了解這個客人所特別感興趣的東西,找到令對方感興趣的話題,防止自己在談話時處于劣勢。
有人也許會覺得,作為總統,何必費那么大的力氣去了解別人的喜好,讓別人有興趣和自己交談。其實,談別人感興趣的話題,不僅僅是能讓別人有興趣和自己交談,而且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,更能增加自己的個人的魅力。
凡是拜訪過羅斯福的人,都敬佩與他的知識淵博。“無論是一個牧童,獵騎者,紐約政客,還是一位外交家,羅斯福都知道同他談些什么。”勃萊特福寫道。
一次,哈佛大學一位學生到校長室申請一筆學生貸款,被批準了,該生萬分感激地向哈佛大學校長伊里特博士道謝。正要退出時,伊里特請該生再坐一會兒,和他攀談了起來:“你在自己的房間里親手做飯吃,是嗎?我上大學時也做過。我做過牛肉猩子頭,你做過沒有?要是煮得很爛,這可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呢!你吃的東西必須有足夠的分量。”最后他又詳細地告訴學生怎樣挑選牛肉,怎樣用文火燜煮,怎樣切碎。
了不起的哈佛大學校長,這樣的人誰能不喜歡,誰能不為他的魅力所折服?
要想做一個讓別人喜歡的、有魅力的人,那就記住,多談論別人感興趣的話題。
批評有界限,見好就要收
批評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,小時候調皮被家長批評過,上學的時候學習不認真被老師批評,工作了出現問題被領導批評過……毋庸置疑,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被批評。其實批評是一種負面的激勵,它的目的在于使人奮發向上,養成良好行為習慣。但是不管是何種形式的批評,都必須掌握一個恰當的標準見好就收;否則,批評的作用會適得其反。
某連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。炎夏訓練休息時,戰士小陳到伙房里拿了一根黃瓜解渴。結果,晚上連里點名時干部批評他吃黃瓜是嚴重的自私自利,多吃多占,是個人主義思想膨脹,并要他在會上檢討。小陳雖然很難接受這樣的批評,但還是認了錯,作了深刻的檢討。事后,連里無論批評誰,都總把他作為反面例子講一遍。小陳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,從此,他整天悶悶不樂,工作無精打采,由一個原來較先進的戰士變成了后進戰士。這個連隊少了一根黃瓜,多了一個后進戰士。這就是小題大做,無限上綱,結果適得其反,事與愿違。
心理學研究表明,一種批評如果反復進行,就會失去批評的作用。有的人在批評他人時,以為自己占了理,就得理不饒人,批評個沒完沒了。其實這是最不高明的批評方法。聰明的人在批評人時,總是“見好就收”,適可而止。注意:批評別人時,每次只提及一點或兩點,切勿“萬箭齊發”,讓人難以招架。批評的問題太多會使對方難堪。批評的話也是點到為止,一經點明,對方已經聽明白,并表示考慮或有誠意接受,就不必再說下去了。如果只圖“嘴巴快活”,批評個沒完沒了,反而達不到目的。
一般來說,批評應該掌握好批評的度,適可而止,沒有必要把對方置于死地,因為我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治病救人,是為了幫助別人。一個人犯了錯誤,對這個錯誤的某一點只需提醒一下就行了。再提第二次是沒有必要的,提第三次就變得“婆婆媽媽”了。
平時我們說話辦事要掌握分寸,注意界限等,就是強調要把握事物的“度”。就如醫生為病人開藥一樣,劑量不夠,則療效甚微,甚至沒有療效;劑量過大,則可能致人不測,甚至死亡。批評也是一樣,不痛不癢,無濟于事;批評過頭,苛責于人,也會適得其反。因此,只有準確掌握批評的“度”,才能更好地發揮批評的作用。
卡耐基指出:適度是一個哲學范疇,它是指一個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。為人處世,都要有個“度”,否定和批評也是如此。實際生活中,人們習慣于稱度為“分寸”,也就是說,為人處世要適當、適度,要講究分寸,過與不及都是應當避免的。
那么,怎樣理解否定和批評的“度”的問題呢?根據卡耐基理論,按照“度”的一般規定,可做出下述分析。
1?質的把握
一般說來,批評和否定,大都要本著“團結——批評——團結”的原則進行,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,就有一個質的差別問題。
2?量的限制
同是犯錯誤,輕、重可能不同,批評的語言也應隨機應變。倘若等量齊觀,“一視同仁”,各打四十大板,就會引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。該輕則輕,不能揪著辮子不放;該重則重,切莫姑息遷就。此外,男女性別不同、心理有異,因而在批評異性時,還要作適當考慮,做到有理、有節。
直話曲著說,給人留余地
說話是門藝術,懂得說話藝術的人都知道,輕話不可重說,直話要曲說。如果一定要說清,也不必說絕,多給對方留余地,學會“事緩則圓”,“曲則全”的智慧。養成直話曲說的語言習慣,能更輕松和諧地與人溝通合作。
哈恰圖良是蘇聯著名作曲家,而羅斯特是與他同時代的著名大提琴家,有一次,羅斯特請哈恰圖良為自己寫了一部狂想協奏曲。但是,當羅斯特拿到這部狂想協奏曲之后,卻覺得有幾處不合自己的感覺,想讓哈恰圖良修改一下。而羅斯特又深深了解哈恰圖良極其自負,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。怎樣才能使哈恰圖良改動他的曲子呢?羅斯特想了很久,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。他找到哈恰圖良,非常高興、欽佩地對他說:“阿拉姆?伊里奇,您完成了一部極為杰出的了不起的作品,一部金碧輝煌的杰作。但有些地方是銀色的,還得鍍上金。”哈恰圖良聽了羅斯特的奉承恭維,非常滿意,高興之余,按照羅斯特的意思,修改了自己的狂想協奏曲。就這樣,羅斯特懂得把想說的話,在腦子里轉個彎,一樣成功地達到了目的,而且還讓人家欣然接受。
在某些特定的場合,如果把話說得太直、太透,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滿,或者對自己產生不利的影響,但意思又不能不表達。所以說話轉個彎兒,在表達了自己的意見的同時,也為自己留了條后路。
一次,英國首相丘吉爾和夫人克萊門蒂娜一同出席某要人舉行的宴會。席間,一位著名的外國外交官將一只自己很喜歡的小銀盤偷偷塞入懷里,但他這個小小的舉動被細心的女主人發現了。她很著急,因為那只小銀盤是她心愛的一套古董中的一部分,對她來說很重要。怎么辦?女主人靈機一動,想到求助于丘吉爾夫人把銀盤“奪”回來,于是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克萊門蒂娜。丘吉爾夫人略加思索,向丈夫耳語一番。只見丘吉爾微笑著點點頭,隨即用餐巾作掩護,也“竊取”了一只同樣的小銀盤,然后走近那位外交官,很神秘地掏出口袋里的小銀盤說:“我也拿了一只同樣的小銀盤,不過我們的衣服已經被弄臟了,所以應該把它放回去。”外交官對此語表示完全贊同,兩人將盤子放回桌上,于是小銀盤物歸原主。
丘吉爾的委婉表達,既使主人沒有失去心愛的盤子,又照顧了外交官的面子,可謂一舉兩得。因此,將要表達之意寓于其他話語中,而不能做所謂的“直腸子”,如果有一說一,有二說二,快人快語,結果事情會搞砸的。
當一個人的尊嚴受到威脅的時候,他很難跟你合作。所以在與人交談時,不可語言過直,因為過直的話語會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,會給溝通的雙方帶來一定的隔閡。“有話直說”,有時候可能會讓人很丟面子的。不管是上對下、或是下對上,說話的時候,稍微地迂回曲折,讓聽的人有思考、斟酌的時間,反而能夠達到“事緩則圓”的雙贏結局。